一是依托自贸试验区试点,加快对外开放制度创新。建成了陕西省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先后为有色矿业集团巴西锰矿、宝光公司印度厂区等近十个项目提供“走出去”服务。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借助3D等新技术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创新案例得到国家商务部高度评价。自贸区西咸片区自去年4月挂牌以来,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225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金1060亿元。
二是依托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西咸新区作为陕西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的先行区、示范区,整合“临空+自贸+保税”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维修、服务等临空产业,构建通达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先后吸引东航、南航、深航、川航等10余家航空企业总部入驻,聚集普洛斯、丰树和“三通一达”等66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临空经济全产业链初步形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航线55条、全货运航线14条,2017年客运量达4186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增速在全球前50机场中排名第四,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速在全国十大机场中排名第一,年内将启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三是按照“一园两地、共同开发”的模式,建设中俄丝路创新园。2014年10月,在中俄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新区与俄罗斯莫斯科签订共建中俄丝路创新园的战略合作协议。经过共同努力,中方园区于今年4月建成开园,已引入俄罗斯立德国际集团、乌克兰乐克斯、俄罗斯维瓦特公司等8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与俄罗斯伊尔库斯科学中心、丝路法医联盟、中俄海洋工程联合实验室等签订入驻协议。今年8月,俄方园区将建成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