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阳光报:五年蝶变———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之路

1546849187(1).jpg

1546849674(1).jpg

记者 缑青翠 张洋

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被赋予了打造“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西部大开发新引擎、向西开放重要枢纽、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大使命。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西咸新区要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进一步指明西咸新区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方向。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短短5年,肩负着重大使命的西咸新区完成了自己的华美蝶变。
  这五年,是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五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各个角落……
  这五年,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五年。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GDP增长15%左右,西咸新区正在成为陕西追赶超越新的增长极……
  这五年,是深化改革,优化投资环境的五年。托管代管、深化“放管服”,行政效能持续提高,这片投资热土生机不断……
  这五年,是生态建设,宜居环境不断优化的五年。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幸福在这逐渐实现……
  绿色环保的生态之城
  芦苇随风摇曳,余晖中有人散步,白鹅游向远方,冬日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心绿廊也别有生机,基于海绵城市而建设的中心绿廊,不仅是城市的雨洪的调节器,更是这座城市的生态项链和市民的休憩氧吧。
  以绿色为底色和基调,五年来,西咸新区一直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钓鱼台地公园、沣河湿地公园、大西安中央公园的建成并逐步开放,“300米见绿,500米见公园”已初具雏形;编制实施城市水系规划,计划投入670多亿元,让新增水面积超过2000公顷;铁腕治霾三年行动方案的制订实施,围绕建设无煤城市,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自成立以来,西咸新区就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到城市中,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敢为人先的改革之城
  如果说生态环境是新区核心竞争力的硬设施,那么营商环境则为发展的软条件。
  五年来,西咸新区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着力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制订出台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确定8大类30项任务。突出抓好“放管服”改革,重点推进集中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处罚权和综合执法三项改革。不断优化商事制度改革,创造了微信办照、证照分离等改革经验,被全国推广。
  “现在办事,只要在窗口一次性提交资料就行,针对特殊情况还可以容缺办理。”沣西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报建经理王丽时刚拿到的项目开工所需的最后一项证件,“在这里真正体验到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深入推进行政效能革命,西咸新区探索建立了“3450”综合审批效能体系,正在推行60%以上的事项在村镇社区就近办理、70%的事项即来即办、80%的事项网上办理、90%的事项只跑一次办理、100%的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的便民服务改革。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新区营商环境在全省排名持续提升。

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
  城市的崛起源于主导产业的崛起,产业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产业发展之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才能让城市发展更有活力也更加持续。
  据统计,2018年1~11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增速高出全省4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指标无论是增速还是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新区正在成为全省追赶超越新的增长极。“根据统计分析,近年来新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高质量与高速度相统一的特点。”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说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西咸新区把重心从基础建设为主转移到产业发展上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依靠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两轮驱动,加快打造6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海航现代物流、宝能新能源汽车等投资体量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先后落户西咸,带动了现代产业的聚集发展。
  2017年新区共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2个,2018年截至11月底共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3个,海航现代物流、宝能新能源汽车、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洛克菲勒文化中心、三一西安产业园、坤同柔性屏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户西咸,带动了现代产业的聚集发展。

宜居安心的幸福之城
  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享受幸福生活,是西咸新区发展的不变追求和动力源泉。“西咸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宜居环境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康军说道。
  五年来,西咸新区以宜居环境建设为重点,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西咸新区编制实施的宜居环境三年建设计划,计划从2018年内三年内实施7类815个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目前清华附中秦汉学校、黄冈中学泾河学校等17所学校已竣工投用,29所各类学校正在加快建设。9所医院项目建设和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改造工作正在推进,14.6万群众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幸福远不止于此。为促进就业,西咸新区确定26家定点就业创业培训机构,实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积极构建系统化就业服务机制。同时,狠抓社会综合治理。按照建立大综治体系的目标,成立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西咸像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动力十足,满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