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2亿、3亿、4亿、5亿……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我国疫苗接种从1亿剂次到破2亿用了25天,从2亿到超过3亿剂次用时16天,从3亿剂次到突破4亿剂次用了9天,从4亿剂次到5亿剂次仅仅用了7天。“苗苗苗”按下快进键,既彰显了中国老百姓对国产疫苗的充足信心,也体现了我国集中精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疫苗接种,我们就能早日构筑一个坚强的群体免疫屏障。
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丝毫不敢松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5月24日7时01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16750万例,新增464,642例,累计死亡病例347.7万例,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的国家达28个,92个国家病例超10万例。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国只有近10万人感染过病毒,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就意味着我国99.99%以上都是易感人群。正如此前多位权威疾控专家所说,假如我们不尽快用成本代价最小的疫苗手段,建立起免疫屏障,那么我国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就会形成“免疫洼地”。
实际上,主动接种疫苗往小里说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必要做法,往大得讲也是爱国爱家的具体行动。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多个国家出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亚洲相关国家成为国际疫情的新热点和重灾区。加之,我国部分城市检测到印度变异毒株,外防输入压力加大,疫情防控呈现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告诉我们,接种疫苗构筑国内免疫屏障容不得半点迟疑。人人行动起来,我们就能用点滴行动汇聚起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强大合力。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更要有大国的担当。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履行大国责任,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累计为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此外,还与埃及、阿联酋等10多国展开疫苗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提高疫苗产能。我们坚信,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走出人类历史上这段艰难时刻,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要避免从“防疫高地”变为“免疫洼地”,必须紧抓窗口期,加快推进接种疫苗。令人欣喜的是,当前我国我国疫苗接种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单日1500万剂,是世界最高,还可以提高到单日2000万剂。同时,目前我国有5款疫苗获批了附条件上市或是获准了紧急使用,包括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款重组蛋白疫苗。可以预见,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群体免疫的目标,在全球疫情防控中跑赢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