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生态西咸

西咸新区"会思考"的路灯上岗:AI自适应节电54% 故障自报警

你见过能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天气状况,依照照明实际需求自主把控开关灯时间的“聪明”路灯吗?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全新升级改造的节能路灯正式“上岗”,凭借科技点亮人们的智慧生活。‌

“聪明”路灯自带“绿色”魔法

夜幕降临,秦景路上车来车往,道路两侧的路灯早已悄然亮起,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照亮前行的道路。到了深夜2点左右,人车稀少,这些路灯便会自动变暗,并交替“休息”;凌晨5点,天色渐亮、车流增多,路灯则暂停“休息”,直至天光大亮后才最终关闭。

“2点到5点交替亮灯,这个时间段是我们依据系统历史数据分析设定的。而且,随着季节变化,时间也会相应调整。”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宾介绍道。传统路灯存在耗电量大、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并且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2024年底,秦景路试点路段的灯具全部加装了潮汐智慧化单灯控制器,并通过物联网接入线上潮汐节能大脑智慧化路灯控制管理平台,成功攻克了传统路灯“粗放式”耗电又费人的难题。经过多轮测试,该路灯的节电率持续上升,最近一次数据显示,节电率达到了54.12%。

“黑科技”解锁节能新模式

超过50%的节电率背后有何秘诀?三大“黑科技”为您揭晓:其一,采用高光效“节能芯”的LED灯具替换老旧路灯,大大节省电量。其二,加装智能感应模块,使每一盏路灯都能根据环境光线、交通流量等因素自动调节亮度,实现按需照明,变得更加“聪明”。其三,基于AI+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的能耗“自适应”管理系统,能够综合分析设备历史用能数据,通过“自学习”优化节能策略。

“这些智慧路灯不仅能自动调节亮度,还能实时监测自身状态。一旦出现故障,系统会立即报警,并精准定位故障设备位置,维修人员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李宾说道。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让运维响应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还杜绝了因“带病照明”造成的能源浪费。

试点路段运营4个多月以来,每盏路灯都在智慧管理平台上“登记造册”,接受24小时实时“体检”。系统每天自动生成可视化“用能报告”,哪盏灯亮度异常、哪盏灯能耗超标,在数据板上一目了然。

秦景路路灯节能改造项目,是“双碳”目标下的微观实践,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又一次突破。西咸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首批碳达峰试点中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始终将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基因,借助科技与制度的叠加效应,不断书写着绿色发展的西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