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 “政策 + 服务” 双轮驱动,民营经济腾飞正当时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西咸新区以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优化为抓手,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全方位政策支持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2023年,《西咸新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通过18条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去年夏天,新区又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发布了《西咸新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对《若干措施》进一步细化、深化,增强了政策易操作和可落地性,其中提出的包括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探索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政策更是民营企业十分欣喜。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耀认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金融政策鼓励多方共赢,让产业链自己良性循环,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誉则对《实施细则》中鼓励民营企业拓展市场,以及针对科技型企业首次投入市场的新产品的相关支持很感兴趣,他认为:“后者对于营造区域内良好的产业链氛围和科创氛围很有帮助。”

不光是《实施细则》,去年年底,新区还先后出台了低空经济、跨境电商、都市农业、先进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专项政策措施。今年年初,《西咸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更是结合区内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和最新政策文件,重点从经济规模体量、创新能力等方面,为区域民营经济绘制了发展蓝图。

这“一揽子”政策支持,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为西咸新区的民营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全方位解决诉求

帮助民营企业壮大

制定各类支持政策,重点在于实施,在于回应企业关切和利益诉求。

位于秦汉新城的陕西华星电子开发有限公司是全国产量最大、规格最全的瓷介电容器瓷粉、半成品、成品制造企业,去年入选成为上市后备企业。在了解到公司对氧化镁原材料需求较大后,西咸新区积极组织需求对接会,牵线多家原材料供应商,帮助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和生产成本,让企业可以专心致志创新研发。不仅如此,华星开发总经理表示,企业能够迅猛发展,西咸新区在项目申报、人才政策、协同发展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功不可没。

位于沣东新城的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陕西百强企业和民营50强企业,也是国内首家专业研发和制造非公路自卸车的企业。去年夏天,同力重工自主研发生产的TLD125矿用车顺利“出海”登陆厄瓜多尔金属矿山。公司副总经理杨建耀说:“3亿元的出口卖方信贷顺利获批为我们的出口业务提供了很大帮助。”该笔业务的贷款方是同力重工的海外客户,涉及对外贸易,融资难度不小。为此,沣东新城帮助企业与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多次协商,最终让同力重工拿到了合适自己的金融产品,顺利完成了这单出口业务。

类似的案例不止这些——“交地交四证、拿地即开工”服务为谱尼西北总部大厦项目建设节约了最少3个月的时间;秦创原“股权换服务”,让手握技术“宝贝”的新区入区企业西安数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稳稳地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科技金融顾问上门为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开展定制化服务,帮助企业获得了银行2.8亿元的“技术流”融资支持;西安华晟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小红书”的帮助下,仅用一半时间就完成了以往五年才能完成的各种申报与认定,成为上市后备企业……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在西咸新区的陪伴和支持下,驶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4年,新区民营经济规模占GDP比重49.3%,民营“五上”企业占新区“五上”企业总数的76.7%,民营经济贡献日益凸显。根据《西咸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区将多措并举助力民营经济腾飞,力争到2026年,民营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市场主体达9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