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众多“小而精”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突破技术瓶颈成长为所属产业领域的单项冠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入选第二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企业,揭秘它们的“成长密码”。
创新驱动
“小而精”企业夺冠之路
近年来,西咸新区制造业发展迅猛。此次入选的10家企业,虽分属不同行业,但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表现卓越,凭借创新驱动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
位于沣东科统区的航天亮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电力智能装备和信息系统。其研发的智能化电子产品生产装备、虚拟工厂管理平台,助力企业完成智慧化改造。智能电能表系列产品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公司打造的基于虚拟工厂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规范了生产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生产效率比改造前提升120%以上。
泾河新城入区企业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全品类新能源商用车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成立当年产品就实现交付,截至2024年10月末,氢燃料商用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据销售项目组总经理黄龙介绍,公司计划打造高性价比重卡产品,2026年产量力争突破万辆,还将通过自研或合作,让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终端售价降低40%。
此外,西安圣宝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大尺寸石英坩埚研发生产能力;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打破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用全系列套管“卡脖子”局面,填补了高端套管国产化空白;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为中国铁路研发90%以上罐车装备,产品远销十余个国家,国内市场份额达60%。这些企业深耕特定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成为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精准扶持
培育企业成长“沃土”
这10家企业入选的背后,是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在推动制造业发展上的持续努力。新区通过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良好生态。
政策配套方面,新区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扩大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质量,引导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去年出台的《西咸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更是将梯次培育作为壮大民营企业的关键任务。
依托政策引领,西咸新区建立梯度培育库,挖掘优质企业并提供全方位服务。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表示,公司在购置土地、建设审批环节得到大力支持,西咸新区的人才补贴和人才引进政策,助力企业强化人才队伍,加速发展。
同样受益的还有陕西华星电子开发有限公司,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资金难题时,西咸新区政务服务(秦汉)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讲解资金奖补政策并指导申报,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企业总经理冯刚称赞,相关部门不仅积极宣传惠企政策,还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困难、听取建议,及时提供帮助,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西咸新区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区战略,截至目前,已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省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
面向未来,西咸新区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企业培育体系,推动更多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为陕西建设制造强省贡献更多“西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