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沣西新城的无人驾驶环卫车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午后的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葡萄园,农业无人车穿梭在田间喷洒农药;傍晚,农田上空植保无人机仍在精准作业……在西咸新区,新质生产力正通过一个个具体场景,重塑着生产生活的既有形态。
科技赋能日常
这些新场景太惊艳
今年5月,秦汉新城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葡萄园的植株因特殊天气出现伤口,容易感染病菌,若不及时消杀可能会引发二次影响。关键时刻,秦创原总窗口企业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M200农业无人车“挺身而出”,几台无人车在12小时内就完成了400亩葡萄园的消杀工作,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了6到10倍,为农户最大程度减少了损失。
在沣西新城西部云谷,陕西酷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无人驾驶环卫车堪称“城市美容师”,所经之处路面一尘不染。这种环卫车配备多个雷达和摄像头,能精准识别路面、行人、树木、井盖等进行避让,还可以实现厘米级贴边清扫。“它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大约能顶6个工人的工作量。“公司项目经理李瑾介绍。依托秦创原平台,企业和西安交大、西工大、西电等高校合作,新升级的2.0版无人驾驶清扫车已具备自主充电、自动倒垃圾等功能。
在泾河新城,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曜灵”概念重卡颠覆了人们对商用车的固有认知,不仅外观时尚新潮,还采用了固态底盘设计,驾驶室比传统汽车更宽敞,还配备了厨卫和影音娱乐设施。“我们希望未来商用车能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向集环保高效的运输设备、舒适的办公生活空间、智能的超级储能设备于一体的‘智慧空间’转变。”德创未来副总经理李司光透露出他们对未来出行的构想。
天空中,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同样精彩:高桥街道马务村“90后”薛翔操控植保无人机为麦田施肥,一小时就完成近百亩小麦叶面肥喷洒;能源金贸区企业卡斯柯信号(西安)有限公司“低空+轨道”创新应用,让巡检效率实现几何级数跃升;陕西水务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省首个空地协同无人配送示范性项目,通过“无人机+机器人”空地协同无人配送模式,十几分钟就能将11公里外的货物配送到用户手中……从农林植保到物流配送,从到轨道巡检到城市管理,低空经济在西咸新区的应用版图持续拓展。
厚植创新沃土
新产业“火力全开”
高效便捷的生活场景背后,是西咸新区新产业集群的加速崛起。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咸新区正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集聚、服务优化,成为新技术、新业态的“苗圃基地”,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丰沃土壤。
近年来,西咸新区精准施策,针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制定专项扶持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落户后,能源金贸区园办在办公环境、政策对接、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和贴心服务,助力我们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卡斯柯西安公司总经理黄毅的话,道出了企业对新区营商环境的认可。
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这片创新沃土中快速成长。“沣西新城在人才引进、英才创业项目补贴等方面的多重政策支持,让团队不到一年就完成了M200农业无人车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公司总经理张旭超介绍,目前该产品已在国内十余个省份投用,还远销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日韩等海外市场。
如今,西咸新区已初步形成“研发-测试-量产-应用”全链条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并成功获批建设智能网联、氢能、无人机、机器人等多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绿能慧充、陕西空天超算中心、商汤科技等一大批硬科技企业在此茁壮成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