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在西咸|王崇正:以语言为连接,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很高兴见到你”

“nice to meet you”

“приятно познакомиться”

手拿着一个比手机还小的、随时可以实现35种语言同声互译的悦译智能翻译机,王崇正和中译语通成为今年西安各大高规格论坛、展会上的明星。欧亚论坛、丝博会、北欧五国可持续城市发展国际论坛等会场上,同声传译机里的声音,也都来自王崇正和他的团队——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

微信图片_20181026145802.jpg

微信图片_20181026145811.jpg

依托45年的语言积淀和大数据技术的双重优势,中译语通陕西公司以语言科技之名、数据之力,为“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高端语言翻译服务和精准大数据解决方案,强效助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建设和陕西社会经济大发展。

语言联通世界

2017年1月,中译语通科技(陕西)公司正式落户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在王崇正和团队的努力下,公司成立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却已经取得不少骄人的成绩。

微信图片_20181026145834.jpg

发布悦译智能翻译机,"Language Box",推出针对外籍人士的“导医平台”,和西北大学联手第一个开展上市公司年报可读性指数分析……其中,携手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西安外国语大学共同打造的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已入选国家级服贸试点项目并将在全国复制推广、"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模式"已入选陕西省自贸最佳案例并将在全省复制推广。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当中,民心相通成为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的关键。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沿线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信息渠道缺失、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不足。“要想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有责任和能力,为各级政府、国内外企业打破语言和数据的多重壁垒。我们做过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约2488种(64国的数据),占人类语言总数的1/3以上,境内语言在100种以上的国家就有8个,因此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战略规划,加强语言互通,同时打造全产业链,提升语言产品与服务质量是语言服务建设的关键。”王崇正从总公司派到陕西来负责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后,就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王崇正开始了将语言与数据连接起来的探索之路。

数据驱动未来

微信图片_20181026145858.jpg

中译语通陕西公司以精准跨语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助推器",强效助推信息融通、民心相通,全面助力"一带一路"数字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并加速重点案例项目复制推广工作的开展,我们计划持续推进包括全球呼叫中心、跨语言大数据中心、多语言定制APP、多语言视频会议系统等在内的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语言服务平台的建设。”面对这条语言大数据之路,王崇正信心满满。

据了解,由政、产、学、研四方通力合作打造的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与大数据平台,主要包含全球呼叫中心、多语种智能硬件、西安领事馆区多语言服务平台以及跨语言大数据平台。平台全面建成后将为陕西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量身定制涉及政务、旅游、商务、会展等各领域的全媒体、全天候综合语言解决方案,并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国家的经济水平、文化宗教、意识形态、地区形势等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提供定制化、国际权威的数字分析报告,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保障。

同时,作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中译语通将以联盟的发展为使命,力争为联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可持续的智力支撑。

未来,在实现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继续开展业务合作,中译语通陕西公司还将着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度、沙特阿拉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60多个国家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以精准跨语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积极探索"自贸+服贸"双试联动新模式,发展AI时代"一带一路"新经济。

今年底,王崇正还有一个小目标要实现——建造“一带一路”服贸自贸产业园,连接语言大数据服务产业链上下游,“我们对大西安和陕西的发展很有信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城市,我们有信心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

(文字: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