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至23日,300多名企业家齐聚烟台,参加民建山东省委举行“弘扬企业家精神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圆桌会议,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山东省委主委郭爱玲,中共烟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于永信,民建黑龙江省委副主委、兰格集团董事长刘志圣,中国经济时报社副社长、国研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烟台市委主委潘士友主持开幕式。
郭爱玲在致辞时表示,1984年,烟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三十四年过去,今天的烟台,谋划经略海洋,推动产业升级,再次带着敢为人先的气质禀赋,立在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的潮头。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党中央交给山东省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是山东的机遇,也是挑战。以此为契机,山东省全面深化改革,从行政审批制度到工商登记制度,从税务登记制度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政府采购制度到市场竞争规则等,努力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三去一降一补”有序推进,陶瓷、钢铁等传统优势行业焕发转型青春,各地纷纷打出优势牌、特色牌,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全省上下心齐气顺劲足,焕发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郭爱玲说,今年以来,以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为主题,民建山东省委组织高端论坛,培训骨干会员,开展企业家队伍建设、去产能配套政策创新等专题调研,倾听一线的声音,采集意见信息,在全会掀起了服务动能转换的热潮。会员和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在各自的领域内埋头苦干、深耕细作、锐意创新,取得可喜成果。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立医院支部会员荣获三项省科技进步大奖,在山东公布的首批100家瞪羚企业中,4家民建会员企业入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多党合作的新气象新作为。郭爱玲认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要企业家来带头完成。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家关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统一平台,整合各个部门的渠道和资源,为企业家提供更加及时、便利的服务。要强化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和具体化,系统解决企业家关心的融资、人才、市场准入、公平待遇等新老问题。企业家也要继承和弘扬创业之初的血性和特质,敢闯敢干。同时要主动加强自我修炼,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提升境界、提升素质、提升能力,带领企业更好发展,做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于永信表示,近年来,烟台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三核”之一,当前正抢抓历史性战略机遇,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企业家是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烟台市先后出台《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努力把烟台打造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发展新高地;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着力发展海洋经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海洋经济强、海洋环境美、海洋管理优为目标,突破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港口、海洋文化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于永信说,“弘扬企业家精神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圆桌会议在烟台举办,既是对烟台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烟台的鞭策和激励。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省内外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统战优势、贡献统战力量。
刘志圣表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是提升地方经济创新力的重大平台。新旧动能的转换,就是要加快把新兴产业培育大,把传统产业改造好,把落后产能化解掉,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他认为,实践告诉我们,新旧动能转换,说到底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才能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改革只有进行时,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永远在路上。我们只有思想再解放,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发展趋势,把握发展大势,更加精准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更大范围内汇聚起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合力。
山东省政协常委,民建山东省委专职副主委李旭茂在当天下午做主旨发言时表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涵盖了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特殊的要素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带头人,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角。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他建议,首先,应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包括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推动已经出台的鼓励政策尽快落地;有关部门出台具有导向性的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搭建资金媒介桥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创业创新投融资体制等。其次,要着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其中,保护的重点在企业家。再次,搭建公平竞争平台,激发企业家开拓拼搏精神。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包括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应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地方政府在招标采购、项目审批等方面增加透明度,让有条件、够资格的企业都能平等参与竞争;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法律维权的力度等。最后,培养传承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支持企业家创新发展,实施选人育人机制,扩大企业家的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党对队伍建设的统一领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给予企业家创新创业更多包容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