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西咸新区信用修复“两书同达”机制成功入选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西咸新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信用修复“两书同达”机制,近日,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三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2023年度西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并被陕西省自贸办评估认定为“具有显著可复制推广性”的改革创新案例。

“这份《信用修复告知书》送得太有必要了,让我们在第一时间知晓信用修复的流程,及时整改失信行为,完成了信用修复。”去年11月,西咸新区一家工程建设公司因在项目施工中未采取有效防尘降尘措施被行政处罚,由于处罚信息在“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公示,导致该公司无法正常参与新项目投标。正当企业相关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收到了西咸新区先进制造业促进局(信用办)推送的信用修复提醒短信,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2022年10月,西咸新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咸新区信用修复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信用修复“两书同达”机制,要求处罚机关在给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必须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帮助企业在收到行政处罚后第一时间明确信用修复的重要性,督促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促进新区信用修复业务指导有效前移,避免失信信息公示期间对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金补贴、评选评优等方面产生影响,以引导市场主体提高信用、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并最终达到“企业修复一次办”的目标。

“两书”送至后,工作人员会进行《信用修复告知书送达台账》登记并筛选满足修复条件而未及时提出信用修复申请的市场主体,不断延伸信用修复服务链。“我们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沟通等方式主动提醒,切实解决失信企业急愁难盼的困难。”新区先进制造促进局(信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2月1日起,新区在手机“短信平台”基础上专门升级了“信用修复告知提醒”功能,每天会自动给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发送提醒短信,告知其可以申请信用修复的时间、信用修复方式以及业务咨询电话,以此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重塑企业诚信形象。

“之前在‘信用中国’网站申请了2次信用修复都因为材料不合格被驳回了。”工程建设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收到提醒短信后,立刻电话咨询了新区信用办,信用办对公司失信情况进行了核实。得知公司当时已履行了行政处罚决定并过了最短公示期,信用办告知已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然后详细指导公司按照要求提交信用修复相关材料。“信用中国”网站对这些材料审核通过后,处罚公示信息很快就自动取消了,十分高效便捷。“新区这次帮了大忙,让我们赶上了项目投标的最后时间。”

经过探索与实践,新区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意识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截至今年9月,新区已经向辖区失信企业累计送达609份《信用修复告知书》、214家失信企业主动完成信用修复工作,为全省推广“两书同达”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