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西咸新区消费市场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引导和区域特色活动带动下,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8.73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
从数码产品到新能源汽车,从文旅活动到商贸服务,西咸新区凭借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与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为市民带来了高品质的消费体验。
政策红利
消费引擎全速开转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政策驱动的强大推力。自国家推行促消费政策以来,西咸新区迅速响应,让“真金白银”的实惠直达消费者。
在西咸万象城,多家数码电子产品类店铺正同步开展以旧换新活动,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电,让更多人用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7月20日,华为智能生活馆西咸万象城店内,消费者或体验最新款手机,或咨询智能产品功能。市民陈女士手持刚购买的华为Pura70,难掩兴奋之情:“原价5499元的手机,现在国补减500元、商场再补200元,4799元就能买到。”店长王先生介绍,国补政策实施后门店客流量显著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45%,手机热销还带动了平板、智能手表等全品类销售。”
同样火爆的场景也出现在西咸万象城小米之家。市民张磊通过以旧换新活动,将旧手机折抵1000元,叠加品牌补贴后,花费2799元就购得原价3999元的小米15。“这种实打实的优惠让人忍不住马上入手。”张磊还计划为家里添置空气净化器和扫地机器人,一步到位提升生活品质。小米之家店长表示,以旧换新补贴加码后,客流量同比增长55%,销售额提升60%。
截至7月31日,西咸新区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企业达254家,累计审核订单12.3万单,核销补贴资金2.6亿元,拉动销售额30.2亿元,带动比1:11.6,政策撬动效应显著。
在多重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也成为西咸新区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上半年,新区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75.2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6.4亿元,增速高达41.8%。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区发放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期间,新区共收到补贴申请7993单,申请资金2532万元,拉动销售额11.6亿元。
场景创新
消费体验提质升级
在政策“给力”的同时,西咸新区通过场景创新、业态融合,让消费市场更具吸引力。一系列融合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元素的特色活动,让“流量”变“留量”,为消费市场注入持久活力。
在泾河新城原点新城会展中心举办的2025西安当代设计周,与春季住博会联动,28万平方米展区汇聚500余个品牌,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家居消费与设计美学碰撞出新火花。
今年4月,昆明池畔,西咸新区首届马拉松消费嘉年华热闹非凡,观赛市民刘飞说:“本来是来看比赛,发现家电以旧换新能叠加赛事优惠券,省了近2000元买了台新电视,太值了。”这场“体育+消费”的盛宴,让群众感受到了新区的运动活力与消费活力。
5月31日至6月2日,西安临空会展中心举办击剑公开赛期间,空港新城商务酒店迎来客流高峰。亚朵酒店经理表示,“赛事期间基本满房,大部分都是参赛选手和家长。”出租车司机刘师傅也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多跑20单,全是往返赛场和酒店的乘客。”赛事联动数十家本地餐饮、文创等企业开启“畅购之旅”,通过打造多样消费场景让赛事经济释放乘数效应。
今年以来,西咸新区围绕春节、五一等节点,组织商业综合体、景区等开展促消费活动33场次。五一假期,全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85.69万人次、旅游收入7.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和7.87%。丝路欢乐世界的丝路文化艺术节、乐华恒业欢乐世界的新增游乐项目、茯茶镇的非遗展演等,让文旅消费持续升温。住餐业也同步回暖,上半年限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1%和2.7%,6月当月增速更是达到17.8%和18.6%。
进入盛夏,王府井奥莱的乐队驻唱、沣西吾悦广场的星空电影、静安荟奥莱的水池派对接连推出,丰富多彩的夏日活动让商业综合体变身“欢乐场”,让消费体验更具活力。
政策赋能、企业发力、市民参与,共同勾勒出消费市场的繁荣图景。未来,西咸新区将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让消费马车跑得更稳、更快,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