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紧赶工、开拓市场、技术攻关、守护城市……在西咸新区,各行各业正向着“全年红” 目标全力冲刺,让我们走进研发、建设一线听听他们怎么说。
“我会一直坚守岗位,严格把控安全质量”
2月24日,泾河新城光伏新能源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穿梭于设备与建筑材料之间,各项施工有序推进。建成后的产业园,将成为隆基绿能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光伏生产基地,为全球清洁能源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安全技术质量员王辉,是建设队伍中的坚守者。回想起过去参与项目建设时遇到的挑战,他说:“在项目推进中,安全管理和质量把控的标准在不断提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规范、新要求,过程很辛苦,但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谈及未来,王辉充满信心:“2025年是关键的冲刺之年,我会一直坚守岗位,严格把控安全和质量。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项目的成败,只有把前期的基础打牢,后续的生产运营才能顺利开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个项目一定能高质量完成。”
沣东水厂及沣皂水源地迁建项目现场,“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全力奋战。面对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的施工难题,他们一次次深入现场勘察,反复研究图纸。
队员小李回忆道:“刚开始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大家都有些迷茫,我们一起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慢慢找到了方向。”如今,他们成功完成了长度640米、重量270吨的回拖任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谈到未来,队员们干劲十足:“这个项目关系到新区群众能否早日喝上引汉济渭水,意义重大。我们会继续攻坚克难,确保年底前实现通水目标,为西咸新区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让中国技术在全球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
2024年,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湄南高科”)凭借绿色低碳新材料技术,成功打开了沙特、土耳其等国家市场。他们研发的粉体新材料,为沙漠地区水资源存储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董事长卢威回顾企业发展历程时说道:“公司刚成立的时候,研发条件很艰苦,资金紧张、人才短缺,但我们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坚持了下来。这些年,我们咬牙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技术,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谈及未来规划,卢威表示:“2024年,我们被评为陕西省后备上市A类企业,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新的挑战。2025年,我们要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让中国的创新技术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西咸新区的科技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新春开年,秦汉新城的西安万洋众创城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里规划了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是创新创业企业的理想之地。
项目副总经理孔利平介绍说:“回顾项目前期的筹备,从选址到规划,每一步都不容易。和团队四处考察、反复研讨,才确定了如今这个科学合理的方案。”
展望未来,孔利平充满期望:“西咸新区为我们提供了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这是巨大的优势。2025年,我们要依托品牌、区位等优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首开区预计4月底封顶,年底竣工验收,我们有信心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带动区域经济实现新的腾飞。”
“为西咸新区的美丽持续‘加码’”
2月18日凌晨三点,西安沣东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的厨余垃圾清运工薛如安和搭档宋建龙,驾驶着垃圾清运车准时出现在街头。他们是 “城市美容师”,用辛勤的劳动守护着西咸新区的整洁与美丽。
薛如安回忆起工作经历,十分感慨:“8年前我刚来城里打工,做过很多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刚开始,这份工作让我有些吃不消,但看到城市因为我们的努力变得干净整洁,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就像去年夏天暴雨期间,垃圾清运难度极大,但我们应急小组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齐心协力,及时清理垃圾,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转。”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公司有28辆垃圾清运车都装上了GPS,智慧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也投入使用。薛如安和宋建龙表示,有了这些新技术的帮助,工作更高效、更科学了。“我们会熟练掌握这些新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像绣花一样精细做好垃圾清运工作,为西咸新区的美丽持续‘加码’。”
在西咸新区,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建设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