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因你而美

二十万分之一的缘分!李星叶,谢谢你!

9月12日清晨7时30分,西安唐都医院血液科病房内,一场关乎生命延续的接力正悄然开启。国网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00后”员工李星叶坐在病床上,缓缓挽起右臂,护士熟练地将一支“动员剂”精准注入他的静脉——这是他为陌生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前的关键一步。

时间拉回今年8月,李星叶接到中华骨髓库的电话,被告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终于轮到我救人了。”回忆起那一刻,李星叶语气平淡,眼神却透着笃定。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决定完成这次捐献。

捐献前的准备并不轻松。连续四天,李星叶每天都要注射动员剂,目的是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这一过程让他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反应。“腰像触电似的酸,头也疼得厉害。”李星叶坦言,但一想到病床上那位素未谋面的患者,“对方承受的痛苦比我重多了,我这点难受不算啥。”

唐都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前期动员,李星叶外周血中干细胞浓度已达理想标准。9月12日8时,采集正式开始。李星叶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右臂通过导管连接到血细胞分离机,血液流出、分离干细胞、剩余成分回输,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医护人员说,此次预计采集6小时,获取约22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液体,就是能为患者带去生机的“生命种子”。

6个小时里,采集袋中的混悬液慢慢充盈。采集一结束,护士便将这袋还带着李星叶体温的“生命种子”放入4℃恒温箱,以最快速度送往移植舱,第一时间回输给受捐者,助力其重建造血系统。

众所周知,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低,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对的人”概率低至二十万分之一,许多捐献者入库后往往要等待十余年。2018年李星叶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7年后便成功匹配并完成捐献,“能这么快遇到需要帮助的患者,为他延续生命,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李星叶说。

此次捐献,让李星叶成为全国第21043例、陕西省第3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病床前,工作人员轻声念起受捐者的感谢信,质朴的文字里满是真挚的感恩,让人动容,李星叶静静听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却用平凡善举点亮他人希望,每一份对生命的珍视,每一次义无反顾的付出,都是照亮社会的温暖微光,李星叶,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