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钓台街道龙台观路社区,有这样一支特殊的 “带娃天团”——爱心妈妈、“共享”奶奶、交警叔叔与大学生哥哥姐姐齐聚,共同搭建起“党建带头+居民出力+社会帮忙+高校送课”的“四维协同”育儿平台。在这里,社区孩子们正享受着来自各方的“花式宠爱”。
居民组团“群带娃”
志愿力量暖童心
每周三下午四点半,龙台观路社区活动室里总有一幅热闹又温馨的画面:68岁的退休教师李桂芳刚推开门,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就举着作业本上前询问生字读音。李桂芳扶了扶老花镜,俯身在作业本上一笔一划标注拼音,耐心讲解。

另一边,非遗剪纸传承人王淑敏化身“剪纸奶奶”,指尖翻飞间,一张红纸很快变成栩栩如生的蝴蝶,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她每周都会设计趣味剪纸主题,用剪刀为孩子们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让非遗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李桂芳和王淑敏都是社区云聚“YI”心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据社区书记马妮介绍,这支服务队共有366名志愿者,还细分出四支特色分队:“犀牛队”专注课业辅导,“锦鲤队”策划亲子活动,“麋鹿队”负责兴趣培养,“白鲸队”提供心理疏导。这些热心居民组成的“共享奶奶”“爱心妈妈”,正是社区“四维协同”育儿平台的重要力量。
社会多方“群教娃”
资源联动促成长
不止居民志愿者,社区还精准对接孩子成长需求,联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育儿服务。每逢周六,孩子们经常能在社区广场上听到交警叔叔的声音:“过马路,要像小企鹅一样,左看看,右瞧瞧,确认安全再通过……”生动形象的交通安全课,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安全知识。

除了交警,消防员也会定期化身“安全教官”,开展防火、防溺水、防拐骗科普;周边文体企业主动担任“兴趣教练”,提供体适能训练、绘本阅读等服务;物业安保人员组成“护学联盟”,每天守护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

依托钓台街道团工委的高校学生实岗兼职锻炼“授渔计划”,社区还与周边4所高校搭建起“资源直通车”:美术系学生教孩子画画、体育系学生组织跳绳比赛、中文系学生开办“故事创作营”、医学院学生则带来实用的“急救小知识”课程。“去年冬天有个孩子被热水烫伤,立刻用课堂上学的急救法处理。”社区工作人员小张翻出家长发来的感谢短信,“这样的即时反馈,让我们觉得所有付出都很值得。”
党员带头引领方向,居民争先贡献力量,社会各界主动帮忙,高校资源助力成长。龙台观路社区的“四维协同”育儿模式,不仅帮家长解决了带娃难题,更让孩子们在多元关爱中收获知识、全面成长。
目前,社区志愿者队伍仍在持续招募中,欢迎有爱心、有特长、愿意陪伴孩子的居民加入“孩子王”行列,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052号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