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因你而美

“战地女神”退役后,回村建了家便民的医院

在大多数农村只有卫生室的时候,村里已经有了一家能使用新农合的医院。这是东马坊村的乡亲们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7月20日14时许,外出办完事后,59岁的刘亚玲第一时间赶回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高桥街道东马坊村的西安长安丰京医院。尽管全院现在只有一个住院患者,作为院长,她依旧放心不下。

2008年,刘亚玲放弃城里大医院优渥的待遇,倾尽积蓄,回乡创办了这家医院。14年来,除了必要的外出,她把所有的时间和心血都献给了这里。

“原来看病,得转几趟车去西安城区。现在,在村里就能看上病,方便多了。”一位正在诊室看病的村民感慨。

在门诊室,戴着口罩的刘亚玲热情地跟村民打招呼。她一头花白短发,黑框眼镜下流露出的眼神澄澈而坚定。

如今的刘亚玲,像她创办的医院一样,默默无闻地扎根在东马坊村。然而,熟悉20世纪80年代那场祖国南疆边境战争的很多人都听说过她的故事。

1984年,从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护校毕业的刘亚玲,主动申请调到距离南疆边境作战一线最近的原陆军67医院。“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过,许多战士因为伤口处理不及时而导致伤残甚至牺牲,我很想为战士们做点什么。”刘亚玲说。1986年,她如愿走上前线,与战友们一起蹲猫耳洞,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先后荣立一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战地女神”“猫耳洞南丁格尔”。

1988年,刘亚玲回到第四军医大学攻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西京医院工作。基于前线抢救伤员的经验和多年的临床实践,刘亚玲在重度感染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人造皮肤临床应用方面总结了一套“独门秘籍”。

当很多人都以为刘亚玲会留在大医院当大专家的时候,她却选择了一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路”——返乡。

2003年,刘亚玲回东马坊村探亲,村里的老支书找上门说:“亚玲啊,咱们村条件差,老百姓看个病都不容易,要不你回村里办个医院吧,行不行?”

彼时的东马坊村,民房老旧、村道狭窄,遇到下雨天,村民连进出都不容易,要是有突发状况,结果更是无法想象。

刘亚玲一口应承下来。随后的几年,刘亚玲一边工作,一边仔细谋划着。2005年,刘亚玲自主择业,开始跑手续、办资质、买设备,把全部积蓄投了进去,花了几年时间,一步步在并不宽阔的村道旁建起了一座外观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医院。

2008年3月,没有横幅,没有花篮,也没有鞭炮声声,当时仅有5名医护人员的长安丰京医院在东马坊村悄无声息地开业了。

刘亚玲告诉记者,尽管医院条件有限,但她仍坚持设置了一间手术室。正是这间手术室,让很多走投无路的患者重燃了希望。

几年前的一天,钓台街道梁庄村的一位村民带着自己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找到了刘亚玲。老人肩膀上长了一个碗口大的恶性肿瘤,由于麻醉师不敢用药而无法摘除。老人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因无法平卧连睡个安稳觉都成了奢望。刘亚玲是母子俩最后的希望。经过一番仔细的诊察,刘亚玲将老人收治入院,实施局部麻醉之后,顺利帮老人切除了肿瘤。

3个科室、20个床位,医院虽小,却是一家能做手术、能住院、能报销的一级综合医院。小到头疼脑热,大到烧伤、肿瘤,刘亚玲和长安丰京医院成了十里八乡群众看病的首选。

医者父母心。面对前来求医的患者,能搞定的自己上,搞不定的就“请外援”,医院开门接诊以来,刘亚玲以前所有的同事几乎都来过这里,会诊、支着儿、解难。在刘亚玲的张罗下,越来越多的大专家走进东马坊村,支援这个地处农村的小医院。

“我希望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刘亚玲说,为了进一步降低患者看病成本,医院所有的药品都可以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对于那些医保报销之后依旧无法负担费用的困难家庭,刘亚玲就帮忙垫付费用。

十几年来,刘亚玲接诊过数以万计的病人,始终保持着“零投诉”的好口碑。从城市回到农村,条件虽然艰苦,但刘亚玲也收获了源自乡土的深情厚谊。在她看来,那些碰了面老远就打招呼的乡亲、医院门口“来历不明”的新鲜蔬果,无一不是对她这些年付出的最高褒奖。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偏远冷清的农村,从“战地女神”到乡村医生,刘亚玲从未离开一线,也从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党员和军人的职责与使命。“大医院好大夫很多,不差我一个,但村里多一个大夫,老百姓的健康就多一分保障,这就是我坚持的意义。”刘亚玲说。

天色渐晚。最后一名同事下班后,刘亚玲静静关上医院大门,“啪”的一声打开了医院侧门的灯。明亮的灯光下,“夜间急诊”四个大字分外显眼。

刘亚玲就住在医院三楼。她说,只要她在一天,这盏灯就会一直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