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家级新区共成长“公园小区”圆了几代村民安居梦

从农村到城市,到底有多远?西咸新区韩麻村的村民说,仿佛只是一瞬间,旧居就变了新颜。沿沣柳路向北,左前方,远远地望见一片高楼,灰白相间的外墙,掺杂着道道橘红。小区院子中,优雅的环境,别致的景观设计,让人感觉置身高档社区中。虽是冬日,小区中依然三两人聚在一起聊天,随处都能感觉到居民们满满的幸福感。

公园中的小区 村民居住得更舒适

微信图片_20190125103643.jpg

对于祖祖辈辈居住在农村的岳社利来说,从没想过有朝一日竟然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干净整洁的小区、宽敞明亮的高楼、出门有公交,小区有医院学校,闲来无事可以在社区活动室与好友下下棋,看看书。“现在的生活好,房、车、存款都有了,还有两套房租出去了,一年3万。”提起当下,岳社利笑得合不拢嘴。

告别了冬天的烟雾缭绕、夏天的垃圾臭味,如今的韩麻村人居住的小区,定时定点有人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小区看不到垃圾,生活污水也通过管道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要说最大的改变,还是居住环境的改变。”韩麻村党支部书记李引利说。

韩麻村安置小区丰京苑的地址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东边是沣河湿地公园,西边是沙河湿地公园,北边不到一公里是大西安中央公园,南边也有个公园。”李引利掰着手指细数道,“周围村子都羡慕,说我们是公园中的小区。”

微信图片_20190125103657.jpg

成立了合作社 村民经济收入提高

微信图片_20190125103708.jpg

李引利在韩麻村中做了十几年的干部,从副村长到村主任,再到党支部书记。如今,他的身上又兼了一个新职务——韩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董事长。

2018年韩麻村开始实施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科学集体股权和成员股,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合作社的成立,发挥了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成员的功能作用。如今,韩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有股民2387人,共3607股,其中股民占70%,集体持股30%。

韩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只是西咸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咸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心编制了《西咸新区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突出抓好乡村产业振兴,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李引利介绍,近年来,韩麻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14年人均2000元,上升到现在的8000元。


搬进小区 圆了村民安居梦


微信图片_20190125103725.jpg

“居住环境好了,收入提高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李引利说。如今的丰京苑社区,棋牌室、图书馆、舞蹈室一应俱全,在小区院子中,还安装了不少的健身器材;下一步村里打算设立书法教室,免费为村里的孩子们教授书法;村里还成立了舞蹈队、自乐班等村民文化小团体,此外,现在每年还有很多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据了解,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西咸新区累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用于街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农村文化礼堂、图书馆、文化馆等的改造提升和建设,同时常态化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

说到未来,村民岳社利说:“地铁五号线就在小区附近,交通方便。而且附近配套的学校正在修建,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有,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好的教育。”

韩麻村党支部书记李引利说:“能搬进这样干净整洁、风景如画的小区真是圆了几代韩麻村人安居乐业的梦想,相信从此以后村里人的生活只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