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新华每日电讯》第2版刊发文章:《亲而有度 清而有为——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构建的地方实践》,其中提到:陕西省西咸新区为重点科技企业配备法企联络员,提供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帮助同力重工等企业解决法律风险隐患。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西咸新区通过开展法律咨询
政策解读、法治体检等系列活动
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法治保障
“特别感谢西咸新区的法治服务,让我们在海外市场走得更稳。”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杨鹏说。
作为一家生产非公路矿用车的高新技术企业,同力重工在开拓海外市场时,西咸新区法企联络员及时介入,为企业匹配资深涉外律师,“一对一”出具法治体检报告,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保障了该公司在海外设立的首个分公司顺利运营。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咸新区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将法治保障与科技创新融为一体,创新法治保障方式,强力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新区市场经营主体达85.2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4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
为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西咸新区牢固树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工作理念,构建“1+5+N”法律服务机制,组建了由司法干部、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组成的法治保障队伍,针对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企业,通过开展法律咨询、送法入企、法治体检、劳动纠纷调解等一系列法治护企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保障,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西咸新区党群工作部表示,很多企业在用工合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法律风险,但往往等到问题出现才寻求帮助。为此,新区前移法治服务端口,变“事后解决”为“事前预防”,通过“府院联动+法企共建”“企业+法院”“项目+检察官”等工作模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近年来,西咸新区以“两行动、两措施”为契机,在原有法治保障服务的基础上,整合公检法司力量,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为科创型企业提供专利申请辅导、侵权投诉举报、立案引导、纠纷调解等保护服务。同时,设立了全省首家公安涉企案件接报案中心,解决企业报案难、立案难、办案难问题,涉企案件受立案周期压缩40%,执法问题同比下降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