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国家三部委派专家组来到西咸新区

微信图片_20190402210143.jpg

4月1日至2日,受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委托,海绵城市考核专家组组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张辰一行赴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进行海绵城市国家试点终期考核现场复核。

640.webp.jpg

考核组主要对新城开元路西段、秦皇大道北段、数据六路等市政道路,中心绿廊二期等城市公园,生态土壤拌合站、渭河污水处理厂、天福和园、康定和园等小区,总部经济园一期、西部云谷、渭河滩面治理及水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现场复核。

省住建厅副巡视员魏龙、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副主任李肇娥,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参加汇报会。

640.webp (1).jpg

康军表示,西咸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过三年试点建设,初步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与模式,为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西咸样板。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坚定不移地践行“建设海绵城市、倡导生态文明”的奋斗初心,推动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40.webp (2).jpg

刘宇斌具体汇报了海绵城市三年试点建设情况,表示西咸新区围绕试点任务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面了完成各项试点建设任务。目前,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已实施海绵型园区240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50余公里、海绵型公园绿地140万平方米、防洪治理及滩面修复36公里。试点区域现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6.95%,积涝点基本消除,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生态岸线、天然水域保持良好,地下水水位稳步回升。河流水环境改善明显,渭河、沣河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水资源有效利用,年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12.64%。

640.webp (3).jpg

对于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张辰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许,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他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数据检测的精细化分析,完善相关标准,形成具有中国北方资源型缺水地区的海绵城市经验;继续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增强人民获得感;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海绵城市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经过海绵城市建设

试点区域的“水”发生了这些变化

640.webp (4).jpg

2016~2017年,地下水平均埋深较2013~2015年平均回升3.43米。

渭河水域面积较试点前增加约25.4%,新河水域面积增加约5.7%,沣河水域面积增加约22.7%,合理增加人工水域面积约17公顷。渭河、沣河水质稳定在Ⅳ类标准,下游断面水质优于来水,新河已全面消除黑臭。试点区无合流制管网,无污水直排入河,雨水直排末端水体时均已采取生态治理措施。实施雨水回用建筑小区项目13处、水体景观类项目2处,年雨水回用量约15万立方米,折合年雨水资源化利用率12.64%。渭河、沣河污水处理厂作为重点PPP项目持续推进,在管网建设完备,污水厂设计负荷条件下,近期再生水供应可达每天2.5万方,远期规划再生利用率可达100%。涝点基本消除,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2年一遇以下降雨,试点区域10处历史易涝积涝点无积水产生,防洪安全达到国家标准。

建设试点过程中

西咸新区这些工作成效显著

640.webp (5).jpg

形成科学定量、成熟稳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图集、导则等约20项,着力构建本土化、特色化技术标准体系。其中两项今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标准化建设试点,向全国推广。先后与多家高校、企业成立陕西首批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主题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开展专项研究20余项(省部级3项),形成成果10余项,研发设备1套,申报专利16项,工法革新10项,成果项目应用40余处。研发出大量海绵特色产品,并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培育出10余家本土海绵城市相关企业。两个项目入选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与民生银行建立陕西首支绿色海绵发展基金12亿元;与建设银行按照1:3比例出资成立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60亿元;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专项建设基金6000万元;成功发行15亿元绿色债券,引导金融机构共同服务海绵城市建设。

深入探索海绵城市建设

西咸新区还将这么做

640.webp.jpg

未来三年,西咸新区将开展海绵城市改造道路136条,新建海绵道路55条,新建海绵小区17个,新建公园13处,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经验。加强对海绵城市研究成果转化,在人才培训、规划与设计、智慧海绵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推广等诸多产业中不断拉长海绵城市产业链。充分挖掘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效益,探索实施渭河、沣河等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的旅游开发,打造城市景观、生态廊道、旅游休闲等功能,发展旅游经济,放大海绵城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