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西咸新区37项举措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攻坚

近日,西咸新区印发了《西咸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陕西咸办字〔2018〕55号)(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紧紧围绕《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环大气〔2018〕132号)明确的空气质量“双降”目标,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方面,对秋冬季攻坚任务进行系统部署,明确了六大项37条具体举措,全力实现区域空气质量改善。

该方案围绕汾渭平原方案明确的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西咸新区空气质量目标:新区本级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天,结合各新城空气质量状况分类分解目标任务。对汾渭平原方案涉及新区重点工作及71项攻坚任务逐项分解落实,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运输结构、优化用地结构、强化联防联控、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分类施策,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减煤、抑尘、治源、控车、禁燃、增绿”六项举措,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秋冬季攻坚期间,西咸新区将继续发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持续发展清洁能源,在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优先采用无干扰地热供暖技术,年内新增供暖面积120万平方米,完成5.91万户清洁能源替代;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或违反“禁土令”的在建项目,严格实施“严管重罚”措施,逐次扣罚20%、30%、50%扬尘措施费,并单次扣缴责任新城10万元/次财政资金;参照京津冀建筑类涂料要求,出台新区规范性文件;开展装饰涂料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监测,禁止销售不符合规定的涂料、稀释剂,严禁使用高VOC含量建筑材料;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建立与西安市“同体系、同措施、同响应”应急体系,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强力推进京津冀科技治霾经验在新区落地应用,年底前完成2017-2018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结合生态环境部预警网格及时启动为期一个月的PM2.5在线源解析,形成污染动态溯源的基础能力,为科技治霾提供决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