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系统治水、柔性治水,做好“水”文章!

大自然孕育了河流,河流又哺育了城市,自古以来,城市的兴起与繁华都和河流有着鱼水相依的不解之缘,许多时候,河流就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是一座城市的魂魄。

渭水泱泱,泾河滔滔,流经秦汉新城的两条河流像玉带般婉转流淌,让“田园之城”显得格外灵动,这一切得益于新城用心治水,把水系治理作为新城生态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

3.png

秦汉新城段跨境河流包括渭河和泾河两条河流,其中渭河秦汉新城段西起咸阳市上林大桥,流经辖区渭城办、窑店办、正阳办3个办事处9个行政村进入西安市高陵县界,属渭河左岸,全长18.65公里;泾河西起泾阳县修石渡泾河大桥,经辖区正阳办9个行政村进入泾河新城,属泾河右岸,全长8.2公里。秦汉新城还将宝鸡峡32公里高干渠和1.3公里的芋子湖水域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

秦汉新城全面贯彻西安市及西咸新区《关于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精神,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调研河湖长制讲话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研究出台了《秦汉新城剿劣水三年行动方案暨2018年工作方案》、《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湖长制实施意见》、《秦汉新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公共厕所新建及户厕改造方案》,并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完成“一河(湖)一策”方案,为全局工作制定了蓝图。

3#.png

加强河湖长巡查力度,截至6月底,共计巡查25924次,其中:新城级112次,街镇级792次,村级25020次;各级河长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上报并及时处理,办结率100%。

利用3·22“世界水日”以及“中国水周”在管委会、周陵办集市以及张裕瑞那酒庄景区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共悬挂横幅12条,散发宣传单及宣传册2300份,贴画280幅。

新城级、镇级、村级河长共有72人,按市河湖长办要求,今年上半年对街办及村级河长电话进行了随机抽查,共随机抽查51人,对抽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及时向西咸新区河长办报送河长制工作信息及每周工作动态,累计上报动态信息25条;积极完成西安市河湖长办剿劣水月度工作考核。

秦汉新城始终坚持以系统治水、柔性治水,扎实落实“五策治水”,以工程治水带动河湖的全面保护,河湖长制各项治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秦汉新城渭河湿地公园(一期)PPP项目,西起秦汉新城横桥,东至咸阳机场中线桥,北至渭河堤防,南接渭河主槽滩区生态治理面积205.17万平方米。截至6月底,已完成护滩工程完成土方开挖及填筑11万立方米,完成石方3.5万方。

秦汉新城渭河湖泊湿地生态公园项目位于秦汉新城渭河北岸,福银高速以东,横桥以西,河堤路以南,渭河以北。目前已完成生态湖土方开挖35万立方米,景观微地形回填33万立方米。

做好“水”文章 让美景重现

天蓝景美,宽阔的河堤两岸绿色入目而来,如今的渭河秦汉新城段,已经成为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堤岸结合的滨河大道、水清河畅的黄金水道、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傍晚时分来这里看风景是最惬意的事情,尤其是落日时分,太美了。”专门前来骑行锻炼的张大爷感慨地说。

秦汉新城河湖长制工作将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讲话精神为动力,紧密联系新城工作实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对治水工作特别是剿劣水工作的认识,以此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 创新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工作巡查、任务公示、责任追究、工作考核等相关工作机制,以完善的制度建设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的开展。

2. 继续加强沟通协调

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形成联动,全力做好“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的落实。

3. 营造良好氛围

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利用公示栏、宣传资料、网络、微信等形式,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治水,形成支持爱河护河的良好氛围。

4. 加大“工程治水”力度

在加快渭河湿地公园(一期)及渭河湖泊湿地公园建设步伐的同时,积极对接规划建设部门,加快泾河规划治理,推进芋子湖水域建设等河湖长制项目的进展工作。

秦汉新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民为先、为民所想,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治水常态长效,努力将新城打造成为“堤固、洪畅、岸绿、水清、景美”的“田园之城”。

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