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西咸新区召开2018年一季度生态环境建设通报点评会

4月24日下午,西咸新区召开2018年一季度生态环境建设通报点评会,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军前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区生态委办公室、监察、改创、国土、规划建设、环保、城乡管理等部门负责同志,各新城(园办)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font style='color:red;' title='建议修改为卫星'><strong>微信</strong></font>图片_徐主任.jpg

会上,新区治霾办详细介绍了近期赴京津冀调研学习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情况,重点介绍了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科学治霾、系统治霾和精准治霾的经验,展示了施工扬尘、道路清扫、建筑垃圾清运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新区生态委办公室主任、环保局局长吴金文通报了一季度新区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从思想认识、体制队伍、工作思路、科技支撑、精细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新区在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阶段的主要工作措施。各新城(园办)分管负责同志就当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标准不明确不统一、管理不精细不到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交流发言。

徐军前同志指出,新区目前仍然处于以人防为主的传统治霾阶段,需要持续向科学治霾、系统治霾、精准治霾转变;治霾高压形势下,水环境改善和水污染防治更要强力推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强调,一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入脑入心。新区新城两级要加大大气污染机理和问题研究,积极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解放思想。二是各项工作要真抓实干。新区新城要补强两级专业力量,充分调动街镇工作积极性,开展群防群治,形成大生态大环保工作格局。三是扬尘管理要严管重罚。新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综合治理方案,建立“严管重罚”机制,加大环保投入和科技应用,逐渐实现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四是考核问责要动真碰硬。严格落实新区内生态补偿办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办法》,细化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解决“最后一公里”措施落地问题,推动新区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省环保厅通报,空气质量方面:1-3月份,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8.52,列全省第10位,关中六市两区第5位;同比下降10.0%,降幅列全省第4位;优良天数26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9天,PM10均值1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降幅列全省首位;PM2.5均值1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4%。3月份,沣东新城首次单月退出关中后十位。水环境质量方面:1-3月份,新区水环境现状排名列全省第12名,较去年有所改善,水环境改善改善排名列全省第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