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咸新区,有一所学校正用“幸福”定义教育——沣东新城第一初级中学。
自2020年成立以来,这所学校不仅迅速成为西咸新区的教育新星,荣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还以“幸福校园”的理念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被评为西安市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智慧校园和绿色校园。
一堂“幸福课”
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同学们,如果我们把校园变成一个环保乐园,你们会怎么设计?”
在沣东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堂“幸福课”上,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有的拿起画笔绘制校园平面图,有的用讲台上的电脑计算碳排放,还有的围在一起讨论如何撰写环保倡议书。课堂上,笑声、讨论声此起彼伏,学习的氛围轻松而愉快。
“幸福课”是学校幸福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旨在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李璐航说:“这节课特别有意思,通过动手实践,我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学校将课程分为启明、旭日、阳光、彩虹和云舟五大类,涵盖基础知识、拓展学习、项目化学习、俱乐部活动以及家校共育等内容。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在学习与进步中感受到被肯定的幸福。
学校的幸福课程体系荣获西安市“优秀课程设计奖”。此外,学校的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闭环管理
让教育工作温暖并高效
闭环管理不仅是沣东第一初级中学高效运作的保障,也是“幸福校园”理念落地的重要支撑。
王仪作为学校道德与法治的教师,亲身经历了学校“六有”工作法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的实践,并深刻感受到这种模式带来的积极变化。
“闭环管理让我们每一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王仪说。每学期初,她会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详细的班级工作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德育活动、家校沟通等内容。计划制定后,她会与科任教师和学生干部充分沟通,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在执行过程中,王仪还会定期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例如,在开展“幸福德育”主题活动时,她会通过班会、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反馈。活动结束后,她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并撰写反思报告,分析活动的成效和不足。“通过这种闭环管理,我们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王仪说。
如今,学校的闭环管理模式被西咸新区其他学校学习推广,各学校从实践层面展示了新区教育在机制建设、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等方面的创新成效,获得广泛好评。
社团活动+课间时光
让校园“活”起来
“放学后是去棒球社训练,还是去古琴社练琴?”这成了学生们每天最甜蜜的“烦恼”。
学校不仅注重课堂内的教学质量,还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和课间时间,让学生们在课余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和快乐。
“我最喜欢棒球社了!每次训练都觉得特别有活力。”初二学生王景仁兴奋地说。作为学校棒球社的主力队员,他每周都会参加两次训练,并在区域比赛中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射箭社、古琴社等社团也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与责任。“我家孩子参加了书法社,现在不仅字写得更好了,还学会了静下心来专注做一件事。”一名初二年级学生家长说。
除了放学后的社团活动,课间休息时间也从10分钟延长到了15分钟。多出的5分钟,学生们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纷纷走出教室,有的在操场上打羽毛球,有的在图书馆看书,还有的围在一起下棋或聊天。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的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
正如校长陈健所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学习和幸福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52所,新增学位超过14.7万个,已组建28个紧密型“名校+”共同体,先后引入清华附中、西安铁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附小、陕师大附中附小、陕西省西安中学等一批省内外名校资源合作办学,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