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是一类随着季节变化而周期性迁徙的鸟类,它们年复一年地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进行规律性的往返迁徙。根据候鸟在不同地域出现的时间差异,鸟类学家将其细分为以下几类:
夏候鸟是指春季迁徙至某一地区进行繁殖的鸟类。它们会选择适宜的地点筑巢、产卵并抚育后代,待幼鸟具备飞行能力后,于秋季集体南迁至温暖的越冬地。次年春季,这些鸟类又会重返原繁殖地。在我国,杜鹃、家燕等是典型的夏候鸟代表。
冬候鸟的迁徙模式与夏候鸟相反。它们于秋季从北方繁殖地迁徙至较为温暖的地区越冬,待翌年春季再北返繁殖。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鸿雁、天鹅、各种野鸭等都是常见的冬候鸟。
旅鸟是指在迁徙过程中短暂停留某地休息、补充能量的鸟类,它们既不在该地繁殖也不在此越冬。
迷鸟是指因天气异常或其他原因偏离正常迁徙路线而偶然出现在某地的候鸟。
陕西地处中国中部候鸟迁徙的关键通道,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逐渐成为众多候鸟青睐的栖息地和补给站。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遗鸥、"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以及灰鹤、白琵鹭、反嘴鹬等珍稀候鸟频频现身,成为陕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