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首页/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宜居环境 / 养老 / 正文

常新民家庭: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 代代传承

常老师名叫常新民,因为曾经是中铁一局子校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家都亲切的叫她常老师,常老师一家7口四世同堂住在奥林匹克花园西社区,因为全家孝敬老人,互敬互爱,积极向上,与邻里和睦相处,成为五好家庭的典范。

说起孝敬老人,不得不提家中年龄最长的常老师的婆婆,老人刚刚在2022年初度过自己100岁生日,但身体健康,思路清晰,自己依然能独立做饭,蒸馍和包饺子更是不在话下。老人能够如此长寿健康,这一切得益于积极向上、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围。常老师公公1994年过世后,婆婆便常年跟随常老师和老伴一家生活,常老师对待自己婆婆视同自己的母亲,每天给老人洗衣,每周给老人洗澡,不嫌苦不嫌脏,数十年如一日,院子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以为老人是常老师的亲妈。常老师老伴负责每日做饭,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老人出去散步,70岁的儿子带着100岁的母亲,手牵着漫步在奥园小区,成为小区里的一道温馨靓丽的风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常老师和老伴的对待老人的点滴,儿子儿媳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常老师和老伴的孝顺也成为儿子儿媳的日常生活中的榜样。为了让常老师和老伴的生活更加自在,儿子儿媳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坚持独立带两个小女儿,儿子常鑫说:“平时单位工作很忙,父母帮我们接送孩子,我们已经很感激了,晚上我们自己带孩子,这样老人就能够有时间看看电视,在小区里散散步。希望老人晚年时光不要全部被儿女牵绊,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让老人生活多一些色彩,疫情之前,每年全家都会安排外出旅游,带老人孩子出去看看外面世界。无论是西湖湖畔,还是上海F1赛场;无论是平遥古城,还是宁夏沙漠都留下了常老师一家幸福的足迹。儿媳海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真的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只为让父母的晚年活的更加体面和有尊严。”

常老师常对儿子儿媳说我们住的近,有时间要多关心关心海燕的爸爸妈妈,同为父母,他们把海燕培养出来不容易啊。逢年过节,儿子儿媳便会带着孩子们,回海燕的老家看望亲家父母,有时间常老师和老伴也会随孩子们一起上门看望亲家父母,送去一份关怀。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积极向上在常老师一家实现了代代传承。

常老师和老伴是2015年从西安城里搬到奥园西社区居住的,一方面考虑到年纪大了多有不便,离孩子近点可以多一些照料;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余热帮助儿子儿媳接送小孙女上下学;另外考虑到奥园小区环境好,配套齐备,舒适宜居适合生活。常老师和老伴搬来后,和邻里和睦相处,逢人便打招呼,时常会有老家带来的土特产,更是分享给邻里,常老师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以真心换真心”。虽然常老师和老伴搬过来没几年,但是其外向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现在也是朋友满小区,常老师也成为很多老人的知心朋友,倾诉的对象。常老师常常感慨,很多老人给子女带孩子很不容易,希望通过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身边更多的老人,给他们出主意想想办法宽宽心,希望每个老人都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尽享天伦之乐。

常老师一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和谐家庭的丰富内涵。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