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咸新区科技企业融资扶持若干措施》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改革要求,以培育壮大西咸新区科技企业为重点,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服务力度,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市政办发〔2022〕50号)《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西安市科技金融融合业务工作指引(修订)的通知》(市科发〔2024〕1号),西咸新区制定印发了《西咸新区科技企业融资扶持若干措施》及《西咸新区科技金融融合业务工作指引》,进一步夯实西咸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基础,与西咸新区现行政策形成错位引导,实现政策对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精准扶持,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助力企业提高资本市场知名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支持条件

西咸新区辖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新区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具有经认定的近两个年度的技术合同企业、有科技研发投入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研发费用的企业,或所从事领域符合西咸新区“4+1”产业布局的企业,在2024年1月1日后在发生融资事件且实际入驻新区,所获资金用于企业自身运营和发展,例如支付供应商货款、补充流动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均可享受该专项政策。

三、政策主要特点

从支持类别上来说,政策条款主要分四类:一是降低科技企业信贷融资成本(第1条至第3条),对通过市级科技贷产品、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三种融资方式的科技企业给予贴息补助;二是支持企业债券融资(第4条、第5条),对发行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及公司债券融资的科技企业给予贴息补助;三是鼓励企业股权融资(第6条),对首次通过股权投资机构获得融资的科技企业进行补助;四是提升企业融资服务能力(第7条、第8条),对区内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主体、新区各科技金融工作站给予补助。政策具体特点解读如下:

1.市区联动,信贷融资成本最低降至1%。对获得西安市短期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中期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技术交易信用贷款、技术研发信用贷款、科创企业集合贷款、科技保险贷款贴息或保费补助的新区科技企业,按市级补贴的50%,再享受新区最高50万元的补助,通过市区政策联动叠加后企业可最高获得3%的贴息或保费补助,融资成本最低可降至1%以下。

2.支持多种信贷融资场景。对通过合作小额贷款机构、商业保理机构、融资租赁机构获得融资的新区科技企业,每年每家也可分别按照融资成本的20%获得最高20万元的贴息补助,精准覆盖不同规模与需求的科技企业,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3.鼓励企业凭“技”融资。对成功发行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的新区科技企业,在获得首年度市级融资额的3%,最高100万元贴息补助后,其余年度,除可继续享受市级融资额1%,30万元贴息补助外,每年每家企业还可通过市区联动获得新区不超过年融资额2%,最高70万元的贴息补助,即可连续3年最高享受融资额的3%,每年100万元贴息补助。

4.最高100万元科创债贴息支持。对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私募可转债及科创票据的新区科技企业或从事科技创新相关业务的其他发债企业,给予不超过年融资额的3%,最高100万元的贴息补助,助力新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提升企业形象、推动科技创新。

5.支持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引导社会资本在新区科技初创领域的投入力度,政策还将对种子期、初创期首次获得股权投资的新区科技企业,按照不超过实际融资额的5%,给予每家最高100万元的股权融资补助,甄选优秀创新科技企业重点培育,加速创新资本、耐心资本在新区聚集。

6.融资服务能力提升,专业辅助保驾护航。对在新区开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的区内发行主体及承担秦创原总窗口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运营的科技金融服务工作站根据发行成本及服务情况经综合评审后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发行补助及不超过60万元的运营补助,引导金融服务机构提升对企服务效能。

7.政策申报绿色通道,一键快速直达。此次发布的西咸新区科技企业融资扶持若干措施对科技企业实现100%的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市区联动贴息政策于每年市级政策兑现后3个月内集中办理,其他政策补助全年开放办理。符合申报条件的新区科技企业,可直接登录“西咸新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网址:http:// https://www.jhjrfw.com),进行注册,填写基本信息并按要求完成项目奖补相关信息填报事宜。

政策申报流程图:

        解读部门: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    咨询电话:029-33261126